2018年12月15日,由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廣東省化州市【化州金融惠民“村村通”】獲得全國“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獎。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親自為獲獎單位頒獎。 2017年,化州市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農村普惠金融“村村通”建設第三批試點縣市。為把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穩健推進,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心謀劃,積極創新工作模式,扎實抓好市綜合征信中心、信用村、鄉村金融(保險)服務站和鄉村互助取款服務點等“四項建設”和“五大推廣”工作。一是學習借鑒。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組織業務骨干到訪兄弟縣市學習取經,探索出一條獨具化州特色的新路子;二是典型帶動。扎實抓好全市69個示范點建設,召開現場推介會、觀摩學習會為全市刻好樣板,以點帶面,穩健推進;三是創新手法。創建普惠金融微信工作群,市政府分管領導、各鎮(區、街道)、各相關單位(包括涉農金融機構)主職領導、分管領導和業務員為群員,通過微信工作群發布工作指令、信息和業務資料,傳經釋疑解惑,收集工作進展情況。四是編發簡報。通過紙質文本和電子文本,及時通報工作動態,交流經驗;五是加強督導。在茂名市政府金融工作局的具體指導下,組織督查組深入全市各鎮、村督查督導,及時總結經驗、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抓好整改。六是平臺推廣。化州市金融局借助市銀企協會,充分發揮其在銀行與企業間信息互通、工作對接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廣“政銀保”合作信用貸款和農村產權抵押貸款業務;同時,借助市女企業家協會的平臺優勢,推廣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服務實體經濟。 目前,化州市已全面通過茂名市政府和廣東省省政府農村普惠金融工作的考評驗收,總成績被評為優秀檔次。全面完成市綜合征信中心建設,并完成第一批8家單位非銀行信用信息的采集錄入,為社會公眾查詢個人征信報告33698份,為企業查詢企業征信報告158份。全市334個行政村全部被評為信用村,達到100%。全市已發放農戶信用證18.39萬本。全市334個行政村均按省的“六有”(有場地、有領導機構、有工作制度、有標牌和標識、有宣傳欄、有運作)標準,建成“農村金融(保險)服務站”,實現行政村100%全覆蓋。按廣東省的“五統一” (統一標牌標識、統一設施配置、統一業務范圍、統一服務模式、統一服務承諾)標準,建設了466個鄉村互助取款點,完成涉農保險2.89億元。全市累計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1724筆,金額10057萬元,財政貼息296.55萬元;農村林權抵押擔保貸款27筆,金額達230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248筆,金額631.5萬元;發放“政銀保”貸款38筆,金額達2286多萬元。 ![]() ![]() 化州市大力開展農村普惠金融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率先打通了金融服務“三農”的“最后一公里”,讓金融服務進村入戶,激活農村“沉睡資本”,正在悄然改變著化州農村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隨著農村普惠金融工作的深入開展,化州市將從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著力推進“政銀保”貸款、婦女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和農村“兩權”抵押貸款,做好金融精準扶貧,為農村百姓獲得更多的金融服務便利性和提升金融服務滿意度,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